绮乐网

匡衡凿壁偷光:古代贫困学子的智慧与坚持

宇文家教育

“凿壁偷光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,来源于西汉匡衡的故事。匡衡幼时家境贫寒,买不起蜡烛,因此他凿穿了墙壁,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。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家境贫寒但读书刻苦的人。

在文言文中,《凿壁偷光》的原文是这样的:

匡衡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邑人大姓文不识,家富多书,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。主人怪,问衡,衡曰:“愿得主人书遍读之。”主人感叹,资给以书,遂成大学。

这段文言文的翻译是:

匡衡勤奋好学,但家中没有蜡烛。邻家有蜡烛,但光亮照不到他家,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,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。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,但家中富有,有很多书。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,但不要报酬。主人感到很奇怪,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说:“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。”主人听了,深为感叹,就借给匡衡书(用书资助匡衡)。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。

匡衡凿壁偷光:古代贫困学子的智慧与坚持

匡衡的生平简介:

匡衡(生卒年不详),字稚圭,东海郡承县人,西汉经学家,官至丞相。匡家世代务农,但匡衡却十分好学,勤奋努力。由于家境贫寒,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。他“凿壁借光”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。

标签:匡衡凿壁偷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