绮乐网

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揭秘:重耳的智慧与决断

宁新教育

“退避三舍”这个成语,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,主人公是晋国的重耳。这个故事充满了智慧与决断,展示了重耳的谦逊和智慧,以及他的领导能力和胆识。下面就是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以及主人公重耳的简介。

在春秋时期,晋献公听信谗言,错杀了太子申生,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。重耳得知消息后,立即逃出了晋国,开始了十几年的流亡生活。他历经千辛万苦,最终来到了楚国。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,因此以国宾之礼相待,对他犹如上宾一般。

一日,楚王设宴招待重耳,两人饮酒叙话,气氛和谐融洽。楚王突然问重耳:“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,该怎么报答我呢?”重耳稍作思考,然后回答说:“美女侍从、珍宝丝绸,大王您有的是。珍禽羽毛,象牙兽皮,更是楚地的盛产,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?”楚王说:“公子过谦了,话虽然这么说,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?”重耳笑着回答道:“要是托您的福,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,我愿与贵国友好。假如有一天,晋楚之间发生战争,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(一舍等于三十里),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,我再与您交战。”

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揭秘:重耳的智慧与决断

四年后,重耳真的回到晋国,成为国君,即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。他遵循自己的诺言,在晋楚两国的战争中,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。楚军误以为晋军怯战,贸然追击,结果晋军利用楚军的轻敌心理,一举击败楚军,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。这就是“退避三舍”的由来。

而这位主人公晋文公重耳(公元前697年-公元前628年),姬姓,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。他在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期间,凭借文治武功的卓越成就,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。同时他也是上古五霸之一,与齐桓公并称为“齐桓晋文”,他的事迹也被后人广泛传颂。

标签: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