绮乐网

《放言五首(其一)》深度阅读:答案探索与真伪辨识

姬菡教育

白居易的《放言五首(其一)》是一首充满政治哲理的七律诗。在宪宗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途中,白居易深感朝政的复杂与黑暗,对于社会的真伪、祸福、贵贱、贫富、生死等诸多问题,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感慨。

《放言五首(其一)》深度阅读:答案探索与真伪辨识

首联中,他尖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朝真暮伪何人辨,古往今来底事无。”早晨的真诚和晚上的虚伪,有谁能真正辨别清楚呢?古往今来,这样的事情难道还少吗?白居易的反问,既是对社会现象的揭露,也是对人们辨识力不足的批评。

颔联则通过两个典故,进一步阐述了真伪难辨的主题。“但爱臧生能诈圣,可知宁子解佯愚。”臧生奸诈却能伪装成圣人,宁子智慧却选择装傻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,却同样达到了隐藏真实自我的目的。白居易对此深感痛心,因为这意味着在世人的眼中,真伪已经变得难以区分。

颈联中,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进一步揭示了真伪的迷惑性。“草萤有耀终非火,荷露虽团岂是珠。”草丛中的萤火虫虽然闪烁着光芒,但它终究不是火;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圆润如珠,但它又怎么能与真正的珍珠相提并论呢?这些假象往往能够欺骗人们的眼睛,让人们难以看清真相。

尾联则提出了辨识真伪的方法。“不取燔柴兼照乘,可怜光彩亦何殊。”如果不借助大火和明珠来进行比较,我们又怎么能区分出草萤和火光、荷露和珍珠的不同呢?白居易在这里强调了对比的重要性,只有通过比较,我们才能更好地辨识真伪。

整首诗充满了白居易对朝政的愤懑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。他通过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比喻,将抽象的议论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,使得诗歌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,又充满了艺术感染力。同时,他连珠式的运用疑问、反诘等修辞手法,使得诗歌充满了激情和力量,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共鸣。

标签:放言五首其一阅读答案